新资讯_金包装折射医药市场失灵
2023-01-31 来源:贺州机械信息网
金包装折射医药市场失灵
一支原本仅售19元的普通止喘灵气雾剂,更换一下包装便涨到280元,这种类似神话的事情,在今天的医药市场并非个案。联系到药品销售价格越高越好销,药品招标采购后价格不降反升,国家连续18次颁布药品降价令收效甚微等等,背后全都折射出如今医药市场机制的失灵。被推向市场的医药产品,难以在市场这个无形之手的调控下,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。
一般来说,市场机制中价格形成有两条最基本的法则,一是价格向价值回归,二是供需状况决定价格。但是如今中国的医药市场,这两条法则已经全都褪尽了其“金标准”的足赤成色,不仅价格远远背离价值,而且需求状况也奈何不得一路上扬的价格曲线,数万家药品生产销售企业浴血撕拼的结果,却是竞相逆流而上抬高价格。
为什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顺利推行的今天,在市场机制越来越多地渗透到我们经济生活的今天,会在医药领域出现市场失灵的现象呢?恐怕还得回头看看“以药养医”的补偿机制。因为药品价格高,生产部门可以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,销售部门能有更多的利润空间拿来“公关”,使用部门加价提成的收入将更多。就以止喘灵气雾剂为例,如果按照19元的价格进货,医院加成15%只能获得2.85元的收入;但要是以280元的价格进货,医院就可以获得42元的收入,二者相差近15倍!
通常情况下市场是公正的:你的价格高了利润多了,一定会吸引更多的部门前来竞争,价格自然会回落;你的产品使消费者选择余地加大了,价格也自然会跌落。但是“以药养医”的补偿机制,却扭曲了原本该公平公正的市场机制。再加上医疗行业的自然垄断性、医生和患者之间信息的不对称性,市场机制往往不能充分发挥作用。而此时,就应该由政府出面调控了,但问题是目前的政府调控也没有到位。
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,贵州省物价局官员的一句“政府不会过多干涉”,表明政府调控再度失灵。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止喘灵气雾剂能以高价出台而畅通无阻,药品价格能够屡屡攀上新高。
其实,我国的法律法规对于价格监管的内容是有明确规定的,既要查处低价倾销的不正当竞争行为,也要查处漫天要价的暴利行为,最终实现公平、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定价原则,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。但是在具体的物价监管中,却没有查处暴利行为这一重要内容,对企业的定价行为完全是放任的,这客观上纵容了企业对商品的价格操纵行为,助长了药品价格虚高。
或许,我们能容忍“天价月饼”、“天价粽子”之类的价格失真现象,最多不买就是了。但是我们绝不能容忍关系到大众健康和生命的医药价格失控。但愿在我国市场机制进一步改革完善中,政府能真正承担起保证公众健康的职能,规范整顿好医药市场秩序,让群众能吃上安全、有效、价廉的药品。
事实
止喘灵气雾剂原本仅售19元,更换包装后便涨到280元;在消费者提出质疑后,价格又很快回落到58.5元。新旧止喘灵气雾剂除外包装不同外,药名、规格、厂家、药品批号等完全一致。对此,各方都有自己的解释。
生产厂家该药是厂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产品,本身等级比较高,但在近年来各种“新药”越来越让人眼花缭乱的大环境下,销售情况并不好,不得已将止喘灵气雾剂交由药品代理商经销(这种厂家只负责生产,销售权交给代理商的做法,被业内人士称为“大包制”)。
代理商定价的依据不仅仅是单纯的药品成本因素,要想拓展市场,得依托各地的代理商,诸多环节都会产生费用,都要分走一部分利润。药品如果没有足够高的定价,几乎无法推向市场。
贵州省物价局医疗价格处依据国家发改委相关规定,目前,我国对药品价格的统一管理是:对进入医保目录的药品实行政府定价,目录以外的药品则实行市场调节价,由医药企业自行定价,报省物价局备案即可。后者占全部药品的80%左右,止喘灵气雾剂属于后者,主管部门不会过多干涉。
信息来源:健康报
声明:
本文来源于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,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。